
海淀区东升镇观澳园南区小广场,从昔日的“隐患角”蝶变为安全与诗意交融的“幸福园”。阚丽丽/摄
夏日的傍晚,蝉鸣渐歇。海淀区东升镇观澳园南区崭新的小广场上,防滑大理石地面上光影流转,孩童在开阔空间追逐嬉闹,清脆的笑声在崭新的“议事亭”间回荡。几位银发老人围坐在新添的棋桌旁,“楚河汉界”间落子有声,闲谈悠然。不远处,有居民推着婴儿车,漫步在玫瑰花径旁,脸上漾开满足的笑意:“如今带孩子遛弯儿乘凉,心情舒畅,幸福指数直线上升!”
这个460平方米的社区小广场及1200平方米的绿化地,历经3个月精心改造施工,终于从昔日的“隐患角”蝶变为安全与诗意交融的“幸福园”。
问卷“问”出新广场
曾几何时,海淀区东升镇观澳园南区的小广场是居民心头一块“旧伤疤”。自2005年建成至今,岁月侵蚀让这里隐患重重:坑洼不平的地砖暗藏“绊马索”,雨雪天道路打滑;假山石块摇摇欲坠;破败的水系,雨季积水成洼,蚊蝇孳生……
转机出现在2024年下半年,龙岗社区党委向观澳园南区653户居民分发问卷,回收梳理出8类核心诉求,其中小广场改造、填平水渠增加绿化等高居榜首。针对居民最关切的水渠填平、凉亭隐患、活动空间拓展、绿化美化及垃圾桶站升级问题,社区党委统筹党员、居民代表、物管会及物业,逐户深入征询意见。设计师据此拿出两版方案,再次入户投票,最终方案支持率超95%。
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顺利,龙岗社区专门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,建立了专项工作群。“我们分3个小组,每日上午、下午都会去现场巡查,碰到问题,会第一时间协调解决。”龙岗社区党委书记贾玉秋表示,“比如在小凉亭的修建过程中,发现凉亭原址下有一根燃气管道。经过会商,我们更改了凉亭的位置。”
改造落地离不开居民的理解。施工期间挪动垃圾桶站造成居民投放垃圾不便,围挡影响居民日常通行,居民们也予以理解和配合。物业工作人员王珍录深有感触:“居民们没有一句埋怨。”社区成立专项小组,建立即时沟通群,每日巡查,现场协调。正是这份上下齐心的合力,让蓝图化为触手可及的美好日常。
安全与温情交织的社区客厅
如今,走进焕然一新的小广场,脚下是踩上去稳稳当当的防滑大理石,彻底告别湿滑隐患。记者还看到,近30平方米的凉亭空间升级为明亮的“议事亭”,3组长椅围合,成为居民聊天、议事的温馨据点。旁边的“议事长廊”紫藤缠绕,棕红色廊柱在阳光下焕发活力。一组坚固的棋桌安放旁边,三两居民在这里体验着对弈的乐趣。8组精致花箱沿边摆放,既装点风景,也有效阻挡了车辆的停入。
若说凉亭是“议事亭”,小区广场是“社区会客厅”,那么环绕“社区会客厅”的1200平方米绿地便是流淌的“生态绿脉”。据介绍,在改造中,社区精选10余种植物打造立体景观:春有连翘金黄、紫丁香含烟;夏赏绣球堆雪、玫瑰灼灼;秋观枫叶浸染、海棠垂珠;冬见冬青凝翠、马莲草傲霜。恰如贾玉秋所言:“我们打造色彩缤纷的绿化景观,就是要让居民推窗见绿、四季有景。”
华灯初上时,小广场柔和的景观灯渐次亮起,居民们的笑闹声不断。观澳园小区南区的蜕变,不仅是地砖与草木的更替,更是社区治理智慧的生动注脚。“安全基石”与“生态绿脉”交织,绘就了居民心中最温暖的“家园新景”。贾玉秋表示:“从意见征集到方案落地,居民全程参与,期间零投诉和高支持率证明这是真正的共建共治共享。”
作者:阚丽丽
来源:海淀报
来源:北京号
作者:北京海淀官方发布
流程编辑:U072
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版权侵权联系电话:010-85202353


扫描二维码
下载手机客户端
分享到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