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“以前跑高速总担心没电,充一次电少则半小时,多则一小时,现在这儿的超充站,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满电出发,太方便了!”刚体验完奥特迅超充站的车主李先生竖起了大拇指。

今年以来,区城市管理委统筹推进全区公共充电设施体系高水平、高标准布局,聚焦打造集约化、智能化、服务化补能枢纽,持续完善绿色出行基础设施。8月1日,这座集“黑科技”与“暖服务”于一体的超级充电场站在昌平区正式投运,该充电场站由深圳前海奥特迅新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建设,这也是昌平区投用的首个超级充电场站,不仅为京津冀绿色出行添上“加速翼”,更为公共充电网络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复制的“昌平模式”。

2000平方米枢纽场站
辐射多景区补能无忧
走进场站,45个充电车位整齐排列,宛如精心编排的“能量矩阵”。蓝色与绿色的地胶在阳光下格外醒目,清晰划分出快充区与超充区,车主远远就能看清标识。此外,场站内还设置了休息室和卫生间,供充电车主休息和使用。

奥特迅超充站位于郝庄家园南区附近,占地2000平方米,毗邻京新高速与京藏高速,成为京津冀绿色出行的便捷新枢纽。该充电场站像一颗精准嵌入交通网络的“能量芯”,它辐射范围广泛,涵盖明十三陵、八达岭长城等著名景区以及昌平城区,精准地填补了区域高速沿线及旅游场景的充电空白,为过往车辆及周边群众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补能保障,让来往车辆随时能“满血复活”。
奥特迅超充站(北京昌平南郝庄充电站)北京市昌平区南北庄路

超充速度达普通快充3倍
加油式体验告别续航焦虑
“就像去加油站加油一样简单!”这是不少车主对场站的第一印象。站内8台额定功率600kW的液冷超充终端,藏着“闪电补能”的秘密——加油站式设计让车主即停即充,插枪、扫码、充电,三步搞定,操作流程和传统加油没两样。更贴心的是那根液冷轻量枪线,比传统枪线轻了一半还多,柔韧又灵活,女生也能轻松拿起,再也不用费力“扛枪”。

“普通快充充100公里要10分钟,这儿的超充3分钟就能搞定,最高速度是普通快充的3倍。”场站工作人员介绍,以常见的家用新能源汽车为例,从20%充至80%只需6分钟左右,比原来的快充再省半小时。对于长途奔袭的车主来说,这意味着少一点焦虑,多一点从容,赶路效率大大提升。

据了解,超充终端目前仅支持800V高压平台以上的新能源汽车。
柔性充电堆藏“大招”
37台充电桩适配全车型
除了“极速超充”,场站里的37台250kW智能直流快充桩同样藏着“智慧”。这些快充桩体积精巧却性能强大,依托智能功率分配技术,能够依据车辆电池状态实时需求,动态调节输出功率,广泛兼容微型电动车、豪华SUV甚至大型或重载车辆,充分满足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补能需求,展现了强大的通用性和适应性。

据深圳前海奥特迅新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振宇介绍,这座场站最核心的“黑科技”,当属奥特迅首创的柔性充电堆系统。“兆瓦级充电堆像一群灵活的能量调度员,能根据车辆电池的实时需求动态调节输出功率,无论什么样的电车,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电量补给,真正实现一车一充,按需分配。”张振宇介绍道。

此外,充电堆系统还具备一定的“成长力”——模块化设计让场站能像搭积木一样无缝扩容,未来哪怕新能源汽车功率再升级,也不用大拆大改设备,既提升了功率利用率,又帮运营商省下不少成本。这一套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昌平模式”,正为公共充电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鲜活样本。
区域充电服务水平再提升
昌平区进一步完善充电网络
近年来,昌平加快推进公共充换电设施项目建设,有效缓解昌平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难、充电慢的问题,为群众绿色便捷出行“充电蓄能”。
今年以来,区城市管理委持续提升各场景下充电设施覆盖范围,深化城市、农村、高速公路、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,持续优化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建设布局,加强城乡地区充电设施建设推广,不断改善居住社区建桩条件,着力优化广大用户充电体验。目前,昌平区有充电场站674个、共有充电桩7799个。

区城市管理委车用能源科科长李晨辉表示,奥特迅超充站的投用,为昌平区新能源充电场站设立了标杆,意味着昌平区区域充电服务水平再提升,充电网络进一步完善。
未来,昌平区将不断优化市场、增加投入,以标杆企业为标准进行铺设,持续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,为居民的绿色出行“赋能续航”,为昌平区高质量发展添加“绿”动力。
图文来源: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 向凌潇

来源:北京号
作者:北京昌平官方发布
流程编辑:U022
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版权侵权联系电话:010-85202353


扫描二维码
下载手机客户端
分享到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