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一部优秀作品,犹如沏一杯新茶,从中不乏得到一种美的享受,而且还能获取大量的知识,情入境时可潜移默化地吸纳书中的正能量,帮助人们养成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,引导人们奋发向上,健康快乐工作,和谐快速发展。“十一”假期,捧读上海女诗人俞娜华寄来的新作《寻找的音符》,似如打开一扇窗户,一缕春风扑面而来,吹得我心里热乎乎、暖洋洋的。书中的文字一曲优美的韵律深深地吸引着我。
一、信手拈来,生活处处皆是诗
郭沫若说:“诗的本职专在抒情,抒情的文字便不采诗形,也不失其诗。”《寻找的音符》这本诗集节奏轻重缓急相间,篇幅长短不一,形式不拘一格,语言晓畅,明白如话。诗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细小的浪花,赋予特殊的意蕴,并用真情浇灌,文章清新自然,情感越发真挚。

“原来美丽/来于简单/来于自然”《简单》,诗人观察生活的新发现,欣喜之情溢于言表。
《选择》像是亲友间娓娓道来的一席谈话,诗人对社会、人生一种决绝态度,读来启迪心智。“放弃/学车购买车的欲望/以步代车的乐趣”“人生/有时的放弃/那是一种境界”,放弃该放弃的,其实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,有益于社会、提升人们行为规范的“一种贡献”。
“我是/一只小猫/白色的猫/蓝色的眼睛”,语言朴素自然。“我是/一只小猫/请把/我生逍遥自在/我/一离开你的家/我/我永远不会回头/那是/我的天性”,诗人通过小猫的自然天性的勾勒刻画,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法,表达出作者无拘无束、不为世俗所羁绊的生活态度;行文寓庄于谐,唤醒麻木心态的世人《小猫》。
《口袋》《在于》《灵灵》《月亮》《引力》《制度》《叹息》等等无不是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事情,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,在行文中又深深地打上自己的思想烙印。
社会是复杂的,也是多变的,诗人的爱恨情仇无不渗透在字里行间。医生比“这个时代更累/你是拯救病人的”“燃烧了自己”“让病人感到希望”;《医生》一诗,诗人无疑是对“救死扶伤”人类崇高的职业道德尊重与赞美。
“无品德/必遭灾”《口德》,作者义正词严。
《春之花》《相聚》《满足》《境界》等诗作,诗人或独白,或譬喻,或从人与事物之间对比的心灵对话中,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,志存高远,追求远大的目标。
“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私语”,生活就像跳动的音符,为了追求完美,诗人在寻找生命中那个属于自己带有鲜明特色的跳动音符,这些渴望与追求体现在《热爱》等诗文中都能见到。
二、不采诗形,尽显一个“情”字
感人心者,莫先乎情,莫始乎言,莫切乎声,莫深乎义。诗者:根情,苗言,华声,实义(《与元九书》)。
《寻找的音符》这本诗集一个“情”字贯穿始末,于情入理,情景交融,寓庄于谐,挥洒自如。诗人体验生活观察细微,善于捕捉生活的亮点,生活中的一颦一笑,一花一草都是诗人写作的素材。“鸟鸣在枝头滑落”“风在云的耳边呢喃”(《声音》)。“我爱水之柔美/它沐浴了我的心”“水之美在于/它泰然自若/它无欲无求”“它造福万物/它造福人类”,《水之美》一诗既是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,借景抒情,以事明理,寓理于事。
《节奏》体现了诗人“仁者爱人”做人处事的生活原则,启发人们理智地处理瞬息万变的事物,方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“岁月/刻出了皱纹/请你千万不要嫌弃/那是/为您的生长留下的岁痕”,《孩子》诗句语言平实,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,诗文释放着磁性的母爱。
“南瓜汁/没有任何添加剂/没有任何香精”“南瓜汁/我赞美你/原来你是自然的贵族”(《南瓜汁》)。“南瓜汁”全诗表明诗人对绿色环保的向往与追求,更是坚守纯洁的情怀。
《宁静》中诗人表明在滚滚红尘的喧嚣中,守住心灵的一片净土,在宁静中学会思考,在高雅中精进。《职场》中的“职场”,需要正确处理好人事关系;而“退让是一种修养/放弃个人的得失”,是行为规范的崇高境界。
生活并非静止不变、枯燥乏味,需要新鲜和活力;于是,诗人不甘寂寞,在生活中寻找新的发现,新的起点,“为了一句话”“为了一个记忆”“为了一个回想”,诗人在寻找着美
好的未来,诗人说,“她开始寻找梦里一朵白云”,化抽象为神奇,诗人理智地认为“爱的电流可以通向生命”,寻找的答案不攻自破(《寻找》)。
三、针砭时弊,都是一个“理”字
心存正念,持守正道。“爱的语言暖人/恨的语言伤人”(《语声》),诗人旨在告诉人们人以和为美,以德为贵。《干杯》入情入理,告诉人们不要被生活中的假象所蒙蔽,要坚持真理,恪守人间正道。
《苏醒》:“没有的季节/云朵也会变暗”“‘暴利’的游戏发明者/是你/赐下了精神的鸦片”“迎着初升太阳/才会擦去你们身上久久的灰尘”,《苏醒》召唤人们辨明是非,崇尚阳光生活。“防人先防心”的《远离》,告诫他人远离小人,谨防上当受骗。“人生行为准则”“必须学会敬畏”(《敬畏》),心存敬畏,不偏不倚,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是人间正道。
《爱》的诗诠释了爱的真谛,“爱不是自私欲望的满足/爱是全身心的付出”。《度》告诉人们要把握好分寸,注重“人需要学习”,修身律己。
《沉思》一诗提出了“幸福”的话题,诗人说,“幸福不是权威”“幸福不是热闹”“幸福不是有钱”,那么“幸福”到底是什么?诗人恳切地回答:“是某种牺牲”,一种纯情的力量付出。诗人化有形为无形,化无形为有形,恳切地告诉人们,“幸福”就是一种美德。
“驮在/背上的多余/无法估量的分量/工作的压力/生活的压力/好无止尽的追逐/你已完全透支”“你在无知中已倒”“只有放下/才会放飞”“只有舍弃/才会得到”。诗人反复铺陈,谆谆地告诫那些身负沉重包袱的人们,放下该放下的“包袱”轻装前进,享受美好的人生。
四、清新俊逸,诗文不作粉饰
“一滴泪/滚入了我的笑窝/像星星/一闪一闪”(《父女》)。“您的内心充满着童真/您的内心充满着善心”(《角度》),虽为诗文恰如父女之间促膝谈心,语重心长。
“春天不小心吵醒了你/你羞涩地绿着/青青地说/没关系/春天腼腆着”;“太阳伸出圣洁的手/把爱的百花/戴在春天的胸前”(《春天》)。这种灵性的文字不作粉饰,自然贴切清新俊逸。
“时间在太阳下晒着记忆/又把太阳滤过的记忆/叠好放进箱里”;“潮漉漉的/记忆溜了出来/梳理经年往事”(《记忆》)。“来的人是否还要回去/回去的人又去向何方”;“所有的选择/在风雨中冷却”;“生命是一条长路/夙愿在路的尽头”(《路》),这些诗句脍炙人口,比喻生动,自然亲切,没有丝毫的做作,诗句意象纷呈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书中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多,您不妨打开这本诗集领略一下书中的韵味和精彩。
来源:北京号
作者:朱先贵
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版权侵权联系电话:010-85202353


扫描二维码
下载手机客户端
分享到





